欢迎访问陈氏后裔宗亲官方网站
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
陈氏源流 陈氏人物
陈氏新闻 陈氏企业
陈氏世系 陈氏谱序
陈氏视频 陈氏家风
陈氏家谱 陈氏家训
寻根问祖 陈氏楷模
陈氏春秋 家谱常识
郡望堂号 宗亲活动
今天:
您所在的位置:主页 > 陈氏人物 >

陈氏宰相系列之陈俊卿

时间: 2023-06-10 16:15 作者:消息 来源:网络 点击:

徽宗政和三年(1113),兴化莆田(今属福建)陈家,一个男婴"呱呱"坠地,取名 “俊卿”

陈俊卿端谨稳重,不苟言笑。年少时突遭大难:父亲罹病去世。他料理父亲丧事,有 如成人。家门不幸,没有挫折陈俊卿的上进精神,他刻苦自励,苦学不辍,终于在绍兴 八年(1138)登进士第,时年25岁。

中进士后,陈俊卿被授以泉州观察推官。他品性正直,清严好礼,于任上兢兢业业, 勤于职守。对于当时同僚们不断的聚宴,陈俊卿一概谢绝.因为,他不愿把宝责的时间浪费在这无益的应酬里,更不愿与时人一样放浪形骸于宴饮之中。一天,郡中失火,郡守汪藻急忙跑步前往察看火势。而此时府中僚属正在宴饮,并把陈俊卿的仆从也借去侍候.等陈俊卿召集起人来赶到失火地点时,郡守已先到达。按照惯例,陈俊卿做为属下以后至受到严厉责备,陈俊卿不加辩解,只是点头称是,把过错一人承担了起来。过后, 郡守了解了实情,便问他当时为什么不解释一下,陈俊卿回答说:“当时我没能阻止同僚, 又将仆从借给了他们,不能说自己没有过错,况且先生正在盛怒,我怎能再为自己辩解, 而将过错都推给别人呢!”汪藻听后,深为他严于律己又宽以待人的品性所叹服,称其是当时所少有的。

陈俊卿在泉州任期届满时,正值奸相秦桧当政。由于陈俊卿不愿阿贵附势,在政见上与秦桧又相去甚远,因而受到秦桧的排挤,被授以南外睦宗院教授。稍后,才被授以通判南剑州。然而,陈俊卿尚未及上任,又传来秦桧已死的消息,陈俊卿再以校书郎召 进京城。不久,又以其庄重端厚除著作佐郎兼王府教授,主要负责指导普安郡王赵喜的 学习。

陈俊卿就任王府教授后,并不因侍奉的是将来的国君而稍带阿谀,相反,在讲解经典时常常含有规戒之意,且表情严肃,不苟言笑。郡王喜好踢球,经常耽误正常的学习和作息时间。陈俊卿认为身为郡王,不应耽溺于嬉戏,便在授课时朗诵韩愈的《谏张建 封书》来婉转地进行规劝。郡王知其用意,在其后的时间里,很注意克制一些不良的嗜 好,而专心于学业。由于工作出色,陈俊卿很快便累迁监察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。

陈俊卿新任殿中侍御史后,克尽职守,举贤去佞。他在任职后的第一次上言中说道: “人主以能够兼听各种正确意见为美德,必须以至公为本;做人臣的则应以诚实为忠,必 须以大局为重。治理国家最好的办法是恩威并施,抑制骄横之将而振作士兵的勇气,这样就能纪纲正而号令行。"随即弹劾韩仲通本以制造冤案攣附秦桧,陷害无辜而升迁,现 在,秦桧余党多被罢黜而韩仲通却仍留任;又劾刘宝总兵京口,恣意妄为,抗拒皇命;二 人因而抵罪罢职。宰相汤思退,原本也是秦桧党羽,一向卖国求和,任相期间,更是变本加厉,陷害忠良。绍兴三十年(1160)冬雷,陈俊卿借机上疏言汤之罪:“冬日里无云 而雷,说明宰相上不称天意,下不孚人望并指责他“挟巧诈之心,济倾邪之术,观其所为,多效秦桧。况且,汤思退之所以能不断晋升,全凭秦桧之力气汤思退遂罢相职。

绍兴末年,南宋政权经过三十几年的苦心经营,虽草创初成,但仍国步维艰。自然界的各种灾害异常现象频出不断,人心惶然。北方金人也已积蓄力量,准备再度南侵,而 朝中却缺乏能支撑局面的人物,原先众多的抗金名将治国良臣,或已老去,或因秦桧及其党羽的迫害而远徙。面对这种形势,陈俊卿毅然上疏替张浚辩诬,极力推荐。他说: “张浚忠诚,白首不渝,我私下听有谗言诬其暗藏异心,但事实上他却以其忠义有素而深得人心。“疏入,未得批复,陈俊卿再请面对,极力说明自己的看法,高宗始有所悟。不久,张浚复职,守建康府,重新领导起全面的抗金工作。

此时,张浚虽然复职,但朝中仍被一批主和者把持,陈俊卿锲而不舍,再劾内侍张去为:“内侍张去为暗中破坏抗金用兵,且陈避敌之法,动摇我既定方针,请按军法处置。” 高宗赞扬他“卿可谓是仁者之勇”。遂再除权兵部侍郎。

绍兴三十一年(1161),金主完颜亮率六十万大军,分道南下,渡过淮河,直扑长江。 陈俊卿受诏整饬浙西水军,使将军李宝得以获膠酉大捷。及亮死,金军北撤,南宋军队收复两淮,陈俊卿又受命治理淮东堡砦屯田。陈俊卿每经一地,则尽力安顿因战争而流 离失所的百姓。不久,金主褒新立,欲与南宋重新修好,朝中大臣多数建议借此和议。陈俊卿以其多年的经历,深知和议对金人来说只不过是权宜之计,而对南宋来说也不是根本的立国之策。他启奏道:“以前与金人和议本是出于不得已,如果再以此来收复故疆为实利,那么,即使得到,以后也未必就能守住,所谓和议也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。目 前,宜先正名,名正则国威强,岁币才可勉。'‘同时,陈俊卿还陈述了关于选将练兵,屯 田减租等富民强兵之策以及选择文臣中有胆略者为参佐,帮助察勘军政、学习军务以储备将材等建议。

绍兴三十二年(1161),孝宗受禅登基,改元隆兴,陈俊卿迁中书舍人。孝宗在做皇太子时,就主张抗金,即位后,更欲锐意恢复,重用抗金之士。陈俊卿以其忠义,沉静有谋再以本职充江、淮宣抚判官兼权建康府事。

当初,完颜亮南侵的时候,吴璘从四川出兵,一举收复秦陇三路,现在金军北撤,关中不稳,陈俊卿启奏道:“吴璘孤军深入,敌人悉众拒战,时间长了不能解决,这是很危险的,何不分遣舟师直捣山东,这样,金人必定还师自救,吴璘可乘胜稳定关中局势。” 然而,陈俊卿的建议被宰相史浩所否定,史浩一直主张和议,他身为孝宗的老师,拜相后所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要求孝宗下令吴璘班师,这样一来,南宋所收复的三路十三州, 又尽数为金军占领,陈俊卿也从前线被召回。

隆兴元年(1163),陈俊卿除礼部侍郎参赞军事。这时,张浚复为枢密使,都督江、 淮两路军马,力请北伐。陈俊卿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,认为准备不足,时机不到。会有谍报金人在边地集聚粮草,诸将认为金人秋必南犯,多数主张宜在敌人尚未动兵时先发制人。五月,张浚开始岀师北伐,在小胜之后,由于邵宏渊作战不利,南宋军于符离溃败,陈俊卿只得退保扬州。北伐的失败,使主和议者很感庆幸,他们趁机对张浚等大肆诋毁,孝宗也开始动摇了。张浚因此上疏待罪,陈俊卿也请求给予处分。与此同时,孝宗又重新起用汤思退为右相,让其主持同金朝的议和。汤思退上台后,广泛延揽同党,排斥主战将领,谏臣尹穡附合汤思退,提出罢免张浚都督,改任宣抚使治扬州。其他主战派大臣也纷纷去官。就在主和声甚嚣尘上之际,陈俊卿不顾个人的处境,启奏孝宗挽留张浚,他说:“张浚如果真的不能用,可以再任别的贤将;如果想要观其后效,根据古法可降官以示惩罚。现在,剥夺其都督大权,放置扬州那种死地,如果有情况上奏,台谏 亦会阻抑,还图什么后效?那些提议罢免的人只知讨厌张浚而要杀他,却根本不为国家 社稷着想。”陈俊卿的话,使高宗有所感悟,加之汤思退议和辱命,擅许四州,也使孝宗 态度开始变化。隆兴二年(1164)三月,张浚重任都督,再拜右相兼枢密使。但是不久, 张浚仍被汤思退、尹穡所排挤,遣之视师江、淮。陈俊卿见自己的主张一再被主和者所 坏,便决心引退,以宝文阁待制知泉州。

汤思退一伙把持朝政后,不惜勾结金人重兵渡淮以压南宋议和,消息传出,群情激愤,孝宗大怒,将其夺职流放,后在国人一片唾骂请斩声中,忧吓而死。汤思退被罢免 后,太学生们伏阙下请召陈俊卿。乾道元年(1165),陈俊卿召除兵部侍郎,同修国史。

陈俊卿复起后,常谈起人才问题,他认为人才应当以气节为主,有气节的,虽然有小的过失也当容之,而对邪佞之人,虽有才,也当察之。在具体的用人当中,陈俊卿也是严守这一原则。钱端礼起于外戚、时为参政,并迫切想当宰相,但馆阁之士却一同上 疏指斥他。于是,钱端礼便派人秘密联络素有声望的陈俊卿,以求帮助,并且许愿自己 一旦为相,定当引其共同执政。陈俊卿不为所动,坚决拒绝。为防止钱端礼在孝宗面前再耍手段,第二天,陈俊卿上朝读《宝训》,读到有关外戚的内容时,借题说道:“本朝家法,外戚不得干预朝政,是有深远意义的,陛下应谨守此法。”孝宗首肯。第二年,他被授兵部尚书。

孝宗自小喜好踢球,为安普郡王时,曾受陈俊卿规谏而有所收敛。即位后,时而为之,且好遊猎。陈俊卿认为身为一国之君,应以国事为重,尤其在目前,更应励精图治, 而不应耽于嬉戏遊猎之中,于是引古事为戒加以劝阻,孝宗赞许地说:“备见卿忠诚正直。”

陈俊卿任吏部尚书后直至为相,一直以至公为己任,对攀附权势,营私结党者,往往力除不殆,无所顾避。当时,曾觌、龙大渊凭恃旧时恩宠,私下里作威作福,士大夫多岀其门下。一次,洪迈对陈俊卿说:“人们说郑闻将除右史,本人当除某某官职,是真 的吗?”陈俊卿追问他从哪里听说这个消息的,洪迈告诉是渊、觌二人所说。陈俊卿知道 二人是想借此拉拢私党。便问孝宗是否确有此事,孝宗说:“朕什么时候考虑过他们的事? 一定是他们在私下里议论。'‘随后,孝宗降诏将渊、觌二人贬官外任,朝廷内外,一时称快。

乾道三年(1167)十一月,郊祀遇雷,孝宗手诏,诫饬大臣,叶顒、魏杞罢相。陈俊卿拜参知政事。当时,四明(今浙江宁波)献银矿,朝廷将召冶工在禁宫冶炼。陈俊 卿当即指出不应不务帝王大业而屑屑于有司之细事。稍后,孝宗又可怜曾觌年宠,想将其召回。陈俊卿再谏阻说:“自从将渊、觌二人流放外地,朝廷内外没有不称颂的。今天再将其召回,必然会使全国大失所望。如果必欲召回,臣请先罢官归去。”孝宗见陈俊卿 坚决反对,也只好作罢。

陈俊卿为了维护南宋王朝的利益,对于当去之人直陈己见,毫不避讳。对当留之人, 也极力维护,甚至不惜丢官罢职。从官梁克家、莫济因受洪迈排挤而一同提出要求补外任,陈俊卿说:“两位都是贤能之人,让他们离去太可惜。”于是弹劾洪迈奸险谗佞,将 其罢官。同知枢密院事刘珙一次进对,由于争辩激切而违背上意。退朝后,孝宗手诏罢免,除端明殿学士,奉外祠。陈俊卿立即启奏:“前日奏劄,实际上是由臣下草定,如果有罪,臣当先罢。对刘珙的任免,臣不敢奉诏。且陛下自即位以来,接受净谏,体恤大 臣,都是盛德之事。现在刘珙因这点小事而获罪,臣恐怕从此后大臣们都只敢阿谀顺从, 这不是国家之福。”孝宗听后,很是后悔?即命刘珙统帅江西,并对陈俊卿说:“你即便请罢一百遍,我也不会允许。”

乾道四年(1168)十月,陈俊卿任尚书右仆射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。任相 后,陈俊卿将选人用人放在诸事之首。经他选拔任用的官员都可称是当时最优秀的,对有些资历浅而又有才能的人,陈俊卿常悄悄推荐给孝宗,从不对他人炫耀自己。每次接待客人,也一定要询问时政的得失,人才是否贤德。绍兴五年(1169),陈俊卿再荐四川 宣抚使虞允文为相,以改变朝中文多武少的局面。

由于陈俊卿任相期间铁面无私,不循私情,常常使孝宗和周围的大臣们感到不快。乾道六年(1170),虞允文建议派人出使金朝,要求归还河南的祖宗陵寝,并要求改订受书礼。陈俊卿认为以目前南宋的实力不足以使金人做出让步,因而建议等国力稍强些时方 可再提此事。陈俊卿从孝宗的脸上看出自己的反对使得他很不耐烦,随后便提出辞职,以观文殿大学士帅福州。

陈俊卿离开朝廷后,先前被贬出京城的曾觌很快便被召回。从此,朝中士大夫们再 次不能畅所欲言了。

陈俊卿来到福州后,由于在许多问题上得不到朝廷的支持,使其深感难有作为。第 二年,陈俊卿辞去现职,提举洞霄宫。

淳熙二年(1175),陈俊卿重被任命知福州。陈俊卿累章告归,再命除特进,改任判建康府兼任江东安抚。行前,孝宗召对垂拱殿,并命坐赐茶。

陈俊卿离开京师已有几年,此次回来,看到各方面变化很大,尤其是朝臣们的风气和精神状态大不如从前,特别是听说诸将的职位大多是以贿赂得到的,内心很为忧虑。在 与孝宗的交谈中,便有意加以提醒。辞行时,陈俊卿再次表示了自己的担忧:“臣去国多年,今天,看到都城谷贱民安,心中高兴,只是士大夫们的风气大变,令人忧心。”孝宗 问其原因,陈俊卿回答说:“以前士大夫投靠觌、抃之门者,只有十之一二,而这些人还怕别人知道。如今,公然攀附的十有七八,且没有什么顾忌,这种人才进退皆由私门的状况,臣觉得不是朝廷的好事。”最后,陈俊卿仍不无忧虑地说:“这些人的声势现已很大,侍从、台谏大多是由他们推荐,因而没人敢对你说真话。臣恐怕这样一来,势必会破坏朝廷纲纪和有司法度,败坏天下风气,有损于陛下的圣德

陈俊卿曾于绍兴末年兼权建康府事,事隔15年,今度再来,当地父老热烈地欢迎他。 上任后,陈俊卿为政宽简,罢除无名税赋,深得人心。后除少保,判建康府如故。淳熙 八年(1181)上章告老乞退,孝宗准以少师、魏国公退休。十三年(1186)十一月去世, 享年74岁。

陈俊卿品性清严,不务虚名,病初,曾对自己的孩子说:“我去世后,只上表谢恩, 不要乞求恩泽及功德,也不要请谥树碑。”孝宗闻听噩耗,嗟悼不已,停止视朝。并赠太保,命本路转运司负责他的丧葬事宜,赐谥“正献”。

陈俊卿一生善待有才学之人,尤其敬重朱熹,交往颇深。陈俊卿去世后,朱熹不远千里赶来为他送葬,并亲自为其撰写墓志铭。

(责任编辑:admin)

国际新闻

更多>>

民生新闻

更多>>

最新文章

推荐文章

主办:陈氏后裔宗亲网 联系电话:18921807778 邮箱:1326637468@qq.com
地址: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陈良镇新陈北街 159 号
Copyright©2023 www.cshyzqw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陈氏后裔宗亲网
赣ICP备13006826号-3 技术支持:陈小龙(义门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