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陈氏后裔宗亲官方网站
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
陈氏源流 陈氏人物
陈氏新闻 陈氏企业
陈氏世系 陈氏谱序
陈氏视频 陈氏家风
陈氏家谱 陈氏家训
寻根问祖 陈氏楷模
陈氏春秋 家谱常识
郡望堂号 宗亲活动
今天:
您所在的位置:主页 > 陈氏人物 >

陈氏宰相系列之陈廷敬

时间: 2023-06-10 16:10 作者:消息 来源:网络 点击:

清康熙五十一年(1712)四月,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病逝,享年74 岁。在他病重期 间,康熙曾派太医前去诊视。得到他去世的消息后,康熙表示“深为轸侧”,肯定他“恪慎清勤”、“学问淹通”、“文采优长”,特命皇三子胤祉领人前往祭奠,赐银1000 两治丧, 又命朝中满、汉大臣都要参予吊唁。康熙还亲作挽诗,其中有“世传诗赋重”、“国典玉衡平”之句。经过议恤,朝廷对陈廷敬赐祭葬,加祭一次,定谥号为“文贞”。从以上情形看,陈廷敬这位宰相身后委实不算冷清,那么他在生前是怎样一副面貌呢?

陈廷敬原名陈敬,字子端,又字小船,号午亭,别号说岩。明崇祯十二年(1639), 他出生于山西南部泽州(今晋城)。当时,明王朝的统治在关内农民军和关外清政权的冲击下已岌岌可危。在童年时代,陈敬适逢明、清鼎革的烽火硝烟。及他步入青年,清政权在中原基本上站稳了脚跟,正多方搜集人材以供驱策。科举考试则是清政权笼络汉族士人的重要途径。清顺治十五年(1658),20岁的陈敬考中了进士,被选为庶吉士,入 “储养真材,以备任用”的庶常馆学习满、汉课程。在这批入馆的新科进士中,一位顺天府通州人恰好与陈敬同名同姓,有所不便。顺治遂为来自山西的陈敬改名廷敬以作区别。 到了顺治十八年(1661),学习期满的陈廷敬得授内翰林秘书院检讨,又充任了会试同考官。

康熙元年(1662),陈廷敬告假回乡省亲。三年后,他回京补任原官。康熙八年 (1669),他先是升任国子监司业,继而再迁侍讲学士。到了康熙十一年(1672),他充任了日讲官。当时,讲筵是很受康熙重视的事情。每日,康熙御门听政后即至弘德殿听日讲官进讲经史,间或咨询时政,非有特殊情况,从不间断。通过日讲,那些富于学识的日讲官容易博得康熙的好感,在仕途上亦有所保障。陈廷敬便是如此。他的进讲曾被康熙认为“大有裨益”。康熙十一年之后的四年里,他一再得到升迁,由侍讲学士历任侍读 学士、詹事、内阁学士,又充任了经筵讲官、武会试副考官。康熙十六年(1677)正月, 陈廷敬转任翰林院汉掌院学士,奉旨教习庶吉士。这年九月,康熙谕示陈廷敬和翰林院 满掌院学士喇沙里、侍讲学士张英: “尔等每日进讲,启迪朕心,使朕很有收益。嗣后天气渐渐趋于寒冷,特赐尔等貂皮各五十张、表里缎各二匹。”

康熙十七年(1678)正月,康熙诏令开博学宏词科,命群臣举荐学行兼优、文词卓越者。陈廷敬随即推荐了以善古文著名的原任主事汪琬——汪后来在御试中名列一等,授 职翰林院编修。这年七月,陈廷敬和侍读学士叶方霭奉命入值南书房。南书房是当时新 设置不久的内廷机构,位于紫禁城内月华门南。南书房臣员在大内与康熙接触频繁,或讲求学业,或备咨询,或代拟谕旨。入值南书房四个月后,陈廷敬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, 康熙派两员学士前来慰问,并谕示礼部:“陈廷敬在内廷侍从勤劳,其母亲可照学士品级赐恤。”接下来,陈廷敬回乡丧居守制三年。康熙二十年(1681),他回京仍补任翰林院 掌院学士。第二年春,他充任了会试副考官,又参予更定朝会燕飨乐章。康熙二十二年 (1683),他升任礼部右侍郎,继而转为左侍郎。

康熙二十三年(1684)正月,陈廷敬调任吏部右侍郎,受命兼管户部钱法。八月里, 他上疏道: “自古以来,铸钱时轻时重,未有历经数十年而不变动的情形。今日,百姓最为不便的莫过于钱价。昔日白银一两可换制钱一千,如今却仅能易得八、九百。究其原因,在于民间存在毁钱鬻铜之风。本来,销毁制钱属于重罪,可时下白银一两仅能买铜七斤,毁钱一千却可得铜八斤十二两,奸人因此视毁钱为谋利捷径,不畏触犯重罪,使得制钱数量日减而质量日差。顺治十年(1653),朝廷因制钱价贱壅滞,曾改旧重一钱者为一钱二分五厘。顺治十七年(1660),又增重到一钱四分。朝廷之所以采取以上措施, 是为了杜绝当时民间私铸制钱的现象。现在,朝廷可将制钱改重就轻,则毁钱之弊将不禁自绝。另外,近来产铜地方收税过重,以至开采数量寥寥无几。朝廷应申令暂时停止税收,听任民众开采,则铜的产量会日益增多而钱价亦会日趋平和。”此疏被下部议行。 这年九月,陈廷敬升任左都御史,执掌都察院。

都察院是清代的全国最高监察机构。在左都御史任上,陈廷敬屡有建言,语涉吏治、 民生等多个方面。康熙二十四年(1685)正月,他上疏指出: 人心贪廉是治理天下的重 要问题,生活奢俭则是贪廉的根柢,朝廷要想崇尚廉洁,必须首先推行俭约之风。古时候,凡衣冠、舆马、服饰、器皿的使用及婚丧的仪制,贱不得逾贵,小不得加大。如今, 天下却不乏等威未辨、奢侈未除的现象。富者喜新厌旧,转相慕效,黩货不已,贫者则耻其不如,冒利触禁。人们往往会始于不俭,继之于不廉。人心耽于嗜欲之中,犹如水流失去堤坝的防护,后果堪忧。希望朝廷组织人员广泛考核旧典,斟酌损益官员士庶冠 服、衣裘、饰用及婚丧制度,务必使之规范得当。以上制度一旦确定,人们不敢肆意凌 越,节俭之风亦会随之而来。陈廷敬的这条意见没有引起大的反响。议政王大臣们认为, 相关制度颁行已久,目前不需更定。康熙则认为关键是要切实奉行制度条文,以期人们返朴归淳,敦本务实。

数月后,陈廷敬就报免灾荒事宜中的一些不当之处疏言: 去年九月,山东省题报济宁、海丰、露化水灾,户部批复命山东巡抚派官查勘。十一月,山东将查勘的成灾区域 面积、应蠲免的钱粮结册具题,户部又命山东官员分清灾区田地等则高下。到了今年四 月,户部才最终批准蠲免上年山东灾区钱粮。如此看来,从地方上受灾到户部批准蠲免, 近省已逾半年,远省将不止一载。之所以如此迟延,在于报免灾荒的惯例有所不当。臣以为,地方官员报上成灾区域面积,户部稽查册卷便能分清灾区田地等则高下,即应从速批复蠲免钱粮。这样,上可宣皇上勤政爱民之意,下可慰百姓殷切祈盼之心,中不使奸胥猾吏得机作弊。不久,朝廷颁令: 嗣后,地方巡抚题报灾情发生后要尽快分清灾区田地等则高下,户部覆核无误,即准其蠲免钱粮。

陈廷敬还曾提出: 要使百姓恪守法制,首先要将皇上训谕广为宣传,而宣传皇上训谕要惟地方督抚是问。他讲:“今日要务在于选择督抚得当。督抚不追求利欲,才能给其属吏作出表率,属吏亦不敢曲意逢迎上司,转而留心百姓疾苦。在民生安定的情况下,面向百姓的教化方能收到实效。现在,皇上《圣谕十六条》颁行已久,某些乡村山谷百姓却仍未知晓。朝廷应通饬各地督抚,凡保荐府、州、县官员,其每月若能按期聚众讲解上谕并实心奉行,可列于开具事迹中的第一条。另外,督抚还要确察其没有加派‘火 耗’、黩货词讼、敲剥百姓等行为。若督抚保荐不实,应从严处分。皇上考察督抚,则应以洁己教导属吏、属吏得以一心养教百姓者为称职。”经过部议,朝廷基本上同意了陈廷 敬的主张,规定: 各地督抚等官嗣后保荐属吏,应以无加派“火耗”等行为开列事迹的 第一条,能实心奉行上谕、每月按期聚众讲解为第二条。若保荐不实,则督抚降两级调 用,司、道、府官员降三级调用。

在担任左都御史前后,陈廷敬还参予了多部典籍的纂辑事宜,充任过《三朝圣训》、 《政治典训》、《平定三逆方略》、《皇舆表》、《明史》等典籍的总裁官。康熙二十五年 (1686)闰四月,他和内阁学士徐乾学将纂定的《鉴古辑览》奏进,得到了康熙的好评。 康熙认为该书“劝戒昭然,有裨治化”,称赞陈廷敬、徐乾学“尽心编纂,博采考订”。这 年九月,陈廷敬升任工部尚书。次年,他又历任户部尚书、吏部尚书。

康熙二十七年(1688)二月,湖广巡抚张洲以居官贪黩被劾罢逮治。张洲是陈廷敬的亲戚。在未被弹劾之前,他曾派人赍银赴京行贿。经过审讯,张洲承认了自己各项贪黩劣迹,又供出陈廷敬、徐乾学、少詹事高士奇等人接受过行贿银两。康熙不想大起波 澜,命办案官员就案情已经审清者结案,勿令滋蔓牵连。尽管如此,陈廷敬等人的声名仍大受影响。陈廷敬上疏康熙,表示自己平素不徇亲党,不阿友朋,只知朝夕勤勉奉职, 张洲的供词纯属诽谤。同时,他又称自己从被谤以后神志摧沮,经常疏漏政事,心中多有不安,且家中年过八旬的老父需人照料,乞请皇上允准回籍。康熙命其以原官解任,留京负责修书事宜。

两年后,即在康熙二十九年(1690)二月,陈廷敬又受到起用,再任左都御史。此 时,他对康熙对自己的信任由衷感激。不久,他疏言: 臣再次执掌都察院,每每告诫科道官员,凡有建言,不许预先告知堂官僚友,以避免指使嘱托的弊端。若发现关系国家纲纪的事情,即应切实指陈。否则,与其生事以敷衍塞责,不若省事而慎重择言。再者, 奏疏贵在简明,近来一些臣员的奏疏冗词过多,内容空泛,希望皇上敕令纠正。如有不遵,可适当予以处分。”复出后的陈廷敬还积极汲引贤能。经过他的大力荐举,直隶灵寿知县陆陇其、清苑知县邵嗣尧都先后得到擢拔。其中,陆陇其被康熙论为“本朝不可多得的人材。”有人曾对陈廷敬讲: “陆、邵都是清廉刚直的人,刚直则容易受挫,而且会构怨于人。这样说来,你恐怕会受到牵累。”陈廷敬回答: “若他们果真贤能有为,即便会遇到挫折且构怨于人,我又何须多虑!”

复出后的当年七月,陈廷敬升任工部尚书,此后,他又曾转任户部尚书、吏部尚书。 康熙四十二年(1703)初,他充任了会试正考官。这年四月,他拜相入阁,被任命为文 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。同时,他还兼充经筵讲官。按照当时的通常情形,大臣入阁便不再侍从经筵。在陈廷敬之前,惟有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入阁后仍兼充经筵讲官。张英、陈廷敬的学识都颇为康熙所看重。

陈廷敬的好学作风巩固着自身的学问根基。立身宦场多年,他每日都坚持读书,孜孜求知。除通达经史外,他的诗文功力亦不浅。康熙朝诗坛领袖王士禛、古文家汪琬和他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,相互间经常往来文章,唱和诗词。王士禛、汪琬都受到过陈廷敬的举荐。另外,陈廷敬还向康熙推荐过善诗的史申义、周起谓。陈廷敬本人的诗作屡次获得康熙好评。康熙曾在赐与陈廷敬的一首御制诗上题道:“览阅皇清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所作各体诗,清雅醇厚,非积字累句的初学之辈所能掌握。因而作五言近体一律,以表彰其风采。”

总的说来,陈廷敬在拜相后没有显著作为。康熙四十四年(1705),他扈从康熙南巡。 在这次南巡途中,康熙于杭州、苏州、江宁等地召试诸郡举人、贡生、生员,命陈廷敬和大学士张玉书、翰林院掌院学士揆叙批阅文卷。康熙四十九年(1710)十一月,年过七旬的陈廷敬以耳疾乞请休致,获得了允准。自康熙五十年(1711)五月起,因张玉书 病逝、另一名大学士李光地患病未愈,陈廷敬奉旨仍入阁办事,直至去世。

陈廷敬留于身后的著作有《尊文堂集》、《午亭文编》等。

(责任编辑:admin)

国际新闻

更多>>

民生新闻

更多>>

最新文章

推荐文章

主办:陈氏后裔宗亲网 联系电话:18921807778 邮箱:1326637468@qq.com
地址: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陈良镇新陈北街 159 号
Copyright©2023 www.cshyzqw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陈氏后裔宗亲网
赣ICP备13006826号-3 技术支持:陈小龙(义门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