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氏状元系列之陈文龙

陈文龙,字君贲,福州兴化(今福建莆田)人,初名子龙。先祖陈俊卿官至丞相。乾道元年(1165),陈俊卿任吏部侍郎同修国史。他发表政论,认为评论人才应当以气节为主,所上奏请也都是关于治乱安危大事的。严正忠节的家风,也熏陶着陈文龙。他在个 性修养方面注重气节,又写一手漂亮文章。咸淳五年(1269),陈文龙考中状元,皇帝宋度宗给他改名为文龙,想必是受其文章文采飞扬之启发而为。此时的南宋王朝已至行将 崩溃的边缘,元朝大军攻至长江边,国家存亡危在旦夕,陈文龙于宦海中的沉浮当然也与南宋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。

中状元后,陈文龙步入仕途,以其文笔优美而倍受当朝丞相贾似道的赏识,由此官运亨通,历任镇东军节度判官、崇政殿说书、秘书省校书郎。几年后,又荣升监察御史。出人意料的是,丞相对陈文龙恩宠有加,而陈文龙并不怎么领情,屡屡惹贾似道不快。十几年来,贾似道设置的台谏官,都是唯命是从,有什么建议陈白,都先向贾似道禀告,然后再上报皇上,而单单陈文龙不遵这个“惯例”。贾似道当然不高兴了。还有一件事是, 临安(今浙江杭州)知府洪起畏请求宋度宗实行类田,得到贾似道的赞同。陈文龙则上书表示反对,力陈不能实行的原由。贾似道很生气,对其奏折不理不问。

襄阳(今湖北襄樊)是南宋抗元防线上的重镇,与樊城夹汉水对峙、借浮桥来往,相互声援。咸淳三年(1267),元军围攻两城已达6年之久,被围宋军多次向临安求援。贾似道身为当朝国相,沉溺于花天酒地的享乐之中,对宋理宗阳奉阴违。他给理宗上奏章请求理宗派自己去监督打仗,背地里又指使他的党羽大造舆论,阻止他出京督师,因而始终没有向襄阳发派援兵。咸淳八年元军增加兵力并截断宋军外援。第二年,元军采用水陆夹攻的办法,烧毁浮桥,并用新武器远射程的“回回炮”轰击。襄、樊失守,襄阳守将之一吕文焕投降元朝。南宋门户大开,形势急转直下。

陈文龙对襄、樊失守的来龙去脉看得很清楚,上书理宗痛责贾似道的罪过。范文虎领兵无功,贾似道还庇护他,并让他升任安庆(今安徽安庆)知府,又提拔赵潜做建康 (今江苏南京)知府、黄万石为临安知府。陈文龙说:“范文虎丢了襄阳,反而得到重用, 该罚却奖;赵潜不过乳臭未干的毛孩子,怎能担当建康知府这样的大任?黄万石平时疏怠政事,却当京都长官,如何能使京都太平兴盛?皇上当罢免这帮无能之辈才是。”如果说陈文龙前几次忤逆丞相,只是引起他不快,那么这一次则是大大激怒了贾似道。他被贬官至抚州(今江西抚州),随后贾似道又让台臣季可上书弹劾陈文龙。

陈文龙被贬不久,降将吕文焕引元军东下,初任安庆知府的范文虎立即岀城迎降,随吕文焕东进。贾似道率军在鲁港迎敌,大败,赵潜最先逃跑,宋军阵脚大乱,其余城池的守将见状,也纷纷逃遁。贾似道在这个时候才幡然悔悟,后悔不该不听陈文龙的话。于是起用陈文龙为左司马,不久升任侍御史。

当时,边地形势非常紧张,朝中重臣王轮和陈宜中却勾心斗角、互争私利。驻守平江的潜说友投敌,台臣主张俘虏其家眷,王垛说可以,陈宜中马上反对。张世杰等诸将军分四路岀兵迎敌,却没有大臣护送,朝廷上议论纷纷。王坨请求出巡边地,宋度宗交给公卿大臣讨论是否可行。陈宜中请求随军督师,度宗又让大臣讨论。陈文龙面对国家危难,心急如焚,上疏写道:“《书经》上说‘三后协心,同底于道’现在元军南下,今天夺一城,明日占一堡,国土几食殆尽。我们的人还在这里吵吵闹闹,尔虞我诈。已是拯溺救火的紧急关头,怎能安步徐行?请皇上召大臣同心图强,再不要空谈虚议了。”王(),陈宜中之事也终以不了了之。

这年冬天,陈文龙升任参知政事不久,朝廷内部酝酿与元朝议和。国家危局无力挽 回,陈文龙不愿受此大辱,奏请度宗允许自己回家养老,出了京都又后悔了,身为朝臣当与皇上荣辱与共的古训又萦绕耳边,于是,再次上书请求回朝廷效力,皇上没回音,陈文龙无奈不得不回归故里。五月,益王在福州(今福建福州)称帝,是为端宗,重新起用陈文龙为参知政事,恰逢漳州(今福建漳浦)发生叛乱。宋端宗任命陈文龙为闽、广 宣抚使前往讨伐。黄性以前曾率兵驻守漳州,颇受当地百姓爱戴。陈文龙按兵泉州(今福建泉州),命黄恮为参谋官入漳州招抚,百姓见黄恮,都叩头谢罪,另有兴化的叛乱也轻而易举地平定。

不久,降将王世强又引元军占领广州,建宁(今福建建瓯)、福州的守军都投降了。 福州知府王刚中派使节去兴化劝陈文龙投降。陈文龙斩其来使,留其副使回去报信,斥责王世强、王刚中背叛国家,有负祖宗。随后,发动城中百姓、军队坚守城池。城中有 军队一共不满1000人,然而元朝大军攻城,却久攻不下。王世强派陈文龙的亲家公送书信招降,陈文龙烧了书信,斩其使节。军队中也有人议论,让陈文龙投降。陈文龙说:“诸位很怕死,难道这辈子能不死吗?”接着派大将林华到边境侦探。不料,林华降元,并引元军到城下,通判曹澄孙打开城门投降,把陈文龙及其家人抓到军中,要他投降,陈不从。士兵辱骂殴打他,陈文龙指着肚子说:“这里面都是气节忠义文章,逼,又有何用?” 陈文龙终不屈服,元军无奈,只得把他解送杭州。陈文龙离开兴化后就开始绝食,一路饥疲不堪,忧愤交加,到杭州不久,就殉国了。陈文龙的母亲被监禁在州的一个尼寺中,病得气息奄奄,又没有医药,旁人见了都暗自流泪。他母亲却说:“我和我儿子一起死去,有什么可痛惜的呢?"不久也病死了。众人感叹:“有这样的母亲,就必定有陈文龙这样的儿子啊!”

以泉州降元的蒲寿庚对老百姓说:“陈文龙不是不忠义,可是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呢?”听者嗤之以鼻。元军退后,陈文龙的从叔陈瓒又举兵杀林华,光复兴化,但没多长 时间,兴化再度失守,陈瓒阵亡。

版权声明:
作者:陈克定
链接:https://www.cshyzqw.com/article/2022092013495.html
来源:陈氏后裔宗亲网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