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氏状元系列之陈尧叟

 

一、陈氏三兄弟

阆州阆州(今属四川)人,父陈省华,在孟昶君临蜀国(史称“后蜀”)时,官居西水(今四川阆中西南)县尉。乾德三年(965),宋太祖赵匡胤发兵灭蜀,陈省华成了赵宋的臣子,被任命为陇城(今甘肃天水西南)主簿,累迁为栎阳(今陕西高陵东北)县令。一些豪强大族 强行拦截郑白渠,无人敢问,陈省华到任,命 掘开堤坝,使利益均沾,民众称颂。不久,调任楼烦(今山西岚县东南)县令。

陈省华到楼烦没几年,他的长子陈尧叟便大魁天下。

陈省华娶妻冯氏,生有三子,长子陈尧叟, 次子陈尧佐,三子陈尧咨。三个儿子都很聪明, 但相比之下,老大果敢,老二伶俐,老三放任。不过,在父亲的督责下,三个儿子都力学不辍,以诗文著称天下。

陈尧叟,字唐夫。陈家的远祖是黄河北边的人,故陈尧叟虽生于阆中,犹有北方大 汉的魁梧。28岁那年上,即端拱二年(989),陈尧叟参加“己丑科”殿试,一举夺魁,成为北宋开国以来第二十二名状元。他的二弟尧佐也在同榜进士及第。11年后,三弟尧咨又大魁天下。陈氏三兄弟,二状元一进士,时人以为荣。

“己丑科”金殿传胪那天,陈尧叟趋拜进退,风度翩翩;应问对答,声音朗朗。当朝天子宋太宗极为欣赏,问是谁人子。参知政事(即副相)王沔说是楼烦县令陈省华的儿子。太宗当即下令,征陈省华入京,任命他为太子中允。

二、建功立业于岭南

中状元后,陈尧叟被授予光禄寺丞的官衔,入史馆修史。弟尧佐被授予魏县(今河北魏县东北)县尉。陈尧叟与父亲陈省华同日受赐绯衣——五品官的官服。不久,陈尧 叟的官衔升为秘书丞。他在史馆修史多年,出为三司河南东道判官,佐理河南东道财赋。 陈州(州治宛丘,今河南淮阳)、颍州(州治汝阳,今安徽阜阳)、亳州(州治谯县,今安徽亳县)、宋州(州治宋城,今河南商丘)一带发生饥荒,陈尧叟奉诏与入赈济。事毕,升为工部员外郎,以此官衔充任广南西路转运使,掌理广南西路财赋,监察各州县官吏。 岭南人信巫,有病不服药,祷神祛灾。陈尧叟把医书《集验方》刻在石头上,立在桂州 (州治临桂,今广西桂林)驿站;岭南炎热,陈尧叟命人植树凿井,每二、三十里修建一 个亭子供应行人水喝。岭南人无不感激陈尧叟。

淳化四年(993)二月,太宗加封静海军节度使黎桓为交阯郡王,命陈尧叟为信使。

黎桓曾是在今越南北部一带的丁朝的最高军事长官——十道将军。宋太宗坐天下的 第五年,黎桓自立,都华闾(今越南河内),年号“天福”。翌年,与宋交兵,宋军败北。 不久,黎桓遣使通好。宋太宗诏命他为静海军节度使,后又加官检校太尉。淳化四年再封为郡王。

从前,出使的宋臣都能得到黎桓数千缗的馈赠,这笔钱是黎桓从民间横征暴敛来的, 交不出的人往往被打断手脚。黎桓统治下的人民极为愤恨。因为这笔钱是给宋朝使者的, 他们对宋使也极痛恨。

陈尧叟听说这事后,奏请召见黎桓的儿子,班赐诏令,不准他们私觌使臣,宋使不得收受馈赠。

黎桓的臣民有若干投奔北宋,北宋加以接纳。陈尧叟把他们遣送回去,黎桓大为感激,捕捉入宋抢掠的海寇作为酬谢。

今海南岛当时也归广南西路管辖,朝廷在海南驻兵,军粮从大陆运去,负责运粮的藤州(州治镖津,今广西藤县)等州的士兵不习风浪,溺海的很多。雷州半岛的南端有个叫遞角场的地方,与海南相对,顺风一天便可抵达。陈尧叟在深入调査研究后,命把粮米运到遞角场,让琼州(州治琼山,今海南海口南)遣习水的蛋民来运,人以为便。

陈尧叟在广南西路转运使任上一干就是四、五年,政绩卓著。但太宗皇帝还没来得及重用他,便于至道三年(997)驾崩。太宗死后,皇太子赵恒即位,是为真宗。

咸平元年(998),真宗诏令诸路督课民人种植桑枣。陈尧叟上疏指出:广南风土有异,田多山石,民人在耕种水田外,贫脊的土地种植艾麻。艾麻一年可收获三次,若加强管理,能活10余年。艾麻割下后,加工一下纺成布。因纺织的人很多,麻布很便宜, 一匹仅卖100钱。臣到任后,劝令民人扩大种植、纺织,用钱或盐来折价收购,不到两年,已收购了 37万余匹。而从前朝廷每年仅能征收万余匹。现在民人的生产热情很高, 奏请以芒麻的亩数折充桑枣之数,民人去官府卖布,免税。这样,朝廷可以收购到大量廉价的麻布,民人也能得到好处。真宗降旨,批准他的奏请。

不久,真宗征陈尧叟回京,加给他刑部员外郎的官衔,命他充任度支判官,佐度支 使、副使掌财政开支、漕运。

陈尧叟又成了京官。

三、遭到指斥的逃跑主义

任度支判官没几天,居住在抚水州(州治龙水,今广西宜山)一带的少数民族“抚水蛮”首领蒙令国杀了朝廷使臣,当地发生骚乱。抚水地属广南西路,陈尧叟在这为宦多年,威望极高,真宗遂任命他为广南东、西两路安抚使前往安抚,特赐他三品官穿的紫色官服。骚乱很快就平定了,陈尧叟进官为主客郎中、枢密直学士、知三班兼银台通 进封驳司、制置群牧使。主客郎中仅是官衔丄枢密直学士备皇帝顾问;三班为供奉官、殿 直、殿前承旨,知三班为三班院长官,职司三班使臣的注拟、升移、酬赏等事;银台司负责抄录章奏案牍,送通进司,通进司进呈皇上;封驳司掌封还驳正诏命;制置群牧使职司养马事务。陈尧叟身兼数职,成为颇有权势的大臣。

黄河在渲州(州治濮阳,今属河南)王陵口决口。陈尧叟又奉命与枢密直学士冯拯同为河北、河东安抚副使,安抚灾民。

事毕还京,奉诏与冯拯裁减冗事。

当时,朝廷内外上疏言事者甚众,有些事情无关紧要也都奏上,真宗命陈尧叟与冯拯审査奏疏,裁减冗杂。旋即一同进官为右谏议大夫、同知枢密院事。右谏议大夫是官街,同知枢密院事为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副长官。陈尧叟兼任的制置群牧使一职被罢 免。有人奏劾三司(盐铁、度支、户部)官员玩忽职守,公文有拖延六、七年不处理的。 真宗遂命陈尧叟与冯拯会同三司使裁减烦冗,处理滞务。结果,省去烦冗公文帐簿215000 余道,栽减河北路冗官75员。

翌年,陈尧叟进官给事中。祥符(今河南开封)人王继英以办事谨慎、勤敏而为真 宗倚重,擢为枢密院长官——枢密使,陈尧叟奉诏签署枢密院事,佐理军务。他的官衔升为工部侍郎。

一、二年后,即景德元年(1004),辽军20万人马南下,绕过河北诸城,悬师南进, 直逼海州北城,准备渡河南下。

澶州距京师开封不远,宋廷朝野震恐。

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新喻(今江西新余)人,密请真宗迁都金陵(今江苏南京);陈尧 叟是阊中人,奏请迁都华阳(今四川成都)。宰相寇准力斥王、陈二人的逃跑主义,坚请抗战,奏请真宗御驾亲征。真宗虽然怕赴前线,但觉得南逃更不可取,遂硬着头皮听从了寇准的建议。在亲征前,他命陈尧叟先赴前线视察战事,特准他可以便宜从事,有些事情可自行了断。十二月,真宗抵达澶州前线,辽军失利,与宋议和,胁迫宋每年交银 10万两、绢20万匹,双方订立盟约。

在这次战事中,陈尧叟的逃跑主义受到众人的指斥,成为他人生旅途上的一大污点。

四、参与东封西祀 "

不过,陈尧叟的仕途没有受到什么影响,他的官衔仍是工部侍郎,不久改为刑部侍郎,又改为兵部侍郎。他与王钦若都是逃跑主义者,现在又一同出任枢密院的长官。翌年,即景德四年,真宗巡幸西京洛阳,命陈尧叟为东都留守,职司宫钥与京城守卫、弹压及京畿地区的军政大事。

陈尧叟的官位还在不断上升。

他办事果敢但不慎重。审理案件,速审速决,即使是死罪,也只当面审问,然后批斩,不作深入细致的调査、取证。这样,虽然狱无系囚,案无滞留,但错判之事也不时发生。真宗闻讯,说:“尧叟向来果敢,但重大案件应吩咐有关衙门详加调査、取证,然后再慎重地判决才好。”他很器重陈尧叟,没有公开训斥,只是秘密地谕示。

不久,复命陈尧叟兼任制置群牧使。陈尧叟制定了养马的条令,撰写了《监牧议》一文,阐述马政的重要性。

翌年,即大中祥符元年(1008)十月初四,真宗起驾东封泰山。

封泰山是王钦若等人为迎合真宗厌兵而好功的心理鼓噪实施的,这是一项粉饰太平、劳民伤财的举动。陈尧叟积极参与了封禅一事,这年正月,一些大臣伪造的“天书”便是由他启读的。真宗起驾东封,陈尧叟加官尚书左丞,奉诏撰《朝觐坛碑》,进官工部尚书。他又撰了《封禅圣制颂》一文,歌功颂德,真宗高兴地赋歌赐复陈尧叟。

东封之后,王钦若等又筹划西祀地袛。

大中祥符三年六月,一些官员正式奏请西祀。真宗询问年景如何,陈尧叟说:“秋苗茂盛,谷价低贱。”又问财政何如,以奸诈著称的三司使丁渭道:“府库充初,仓廩盈衍。” 真宗遂诏令于明年春西祀,命陈尧叟为经度制置使,宰相王旦为大礼使,王钦若为礼仪使。陈尧叟赴河中府(府治河东,今山西永济西南)准备西祀事务,奏称解州(州治解县,今山西运城西南)池盐不种自生,凡数十里,味道甚佳云云。而龙图阁待制孙奭则 据实奏言连年水旱,谷价腾贵,不可西祀。真宗对陈尧叟的谎言深信不疑,对孙奭的逆耳忠言根本听不进去。大中祥符四年正月二十三,真宗在浩大仪仗的扈从下,起驾西祀。

西祀礼毕,陈尧叟进官户部尚书。

真宗诏令王钦若撰《朝觐坛颂》,王钦若荐举陈尧叟,真宗未准,别命陈尧叟撰《亲谒太宁庙颂》。事毕,加位特进,赐功臣。陈尧叟擅长草隶,真宗命他书写东封西祀时御 制的诗歌,刻于石。

 

五、寿终正寝

西祀后的第二年,陈尧叟与王钦若一同以本官检校太傅、同平章事,充枢密使,旋即加检校太尉。陈尧叟成了宰臣。

不久,扈从真宗巡幸太清宫,加开府仪同三司。未几,与王钦若一同罢守本官。

翌年,复与王钦若以本官检校太尉、同平章事,充枢密使。

陈尧叟患有足疾,上疏请求辞官。大中祥符九年,真宗亲自临问。陈尧叟病情加重, 屡表求退。真宗派阎门使杨崇勋去陈府慰问,拜他为右仆射、知河阳(今河南孟县南)。 陈尧叟坐着肩舆入殿谢恩,真宗特许他的三个儿子扶着他升殿,赐诗饯行。

第二年,即天禧元年(1017),陈尧叟病危,他让儿子执笔,笔录他的奏疏,请求回京。真宗诏准。陈尧叟乘肩舆还京,不久病死,亨年57岁。

真宗废朝二日致哀,追赠侍中,谥“文忠”。

陈尧叟为官明辨,处事果敢。母亲冯氏教子严厉,陈尧叟孝侍母亲。家富,禄赐丰 厚,冯氏训导儿子节俭,不许华侈。真宗朝,陈尧叟典机密,弟尧佐、尧咨并至大官,父陈省华官至左谏议大夫。父子四人皆贵显。子孙居官者十几人,宗亲登科者数人。陈氏家族荣盛无比。有客来拜见陈省华,陈尧叟兄弟三人在一旁侍立,客人不安,陈省华说: “学生辈立侍,是极平常的事!”

陈尧叟娶马尚亮的女儿为妻。马家也是官宦人家,马氏嫁给陈尧叟后,每天端菜端饭,心中十分委屈,便向父亲说了。一天,马尚亮与陈省华在上朝的路上相遇,马尚亮 对他说女儿不会端菜端饭,请不要让她干这些贱活了。陈省华道:“从未让她做饭,从今 日起,让她随山妻(封建士大夫对妻子的称呼)下厨房吧!”马尚亮语塞。马氏为陈尧叟 生了三个儿子。

版权声明:
作者:陈克定
链接:https://www.cshyzqw.com/article/2022092009482.html
来源:陈氏后裔宗亲网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